在竞技钓比赛中,钓快鱼是让钓友最兴奋的一种钓鱼方式。即使排名靠后,也能够体验到快速上鱼的乐趣。
快鱼是什么
钓快鱼是一种竞技钓鱼,按照上鱼速度的快慢还分有钓慢鱼和糗鱼。
快鱼的种类
一般糗鱼是每小时不超过10尾,快鱼是每小时超过30尾。快鱼又分生口快鱼,滑口快鱼及生口滑口混合快鱼。这其中,生口快鱼钓起来最过瘾,上鱼的频率也最快。生口快鱼分为30—100尾/小时、100—200尾/小时以及200尾以上/小时三种类型。
快鱼的作钓技巧
每小时200尾以上快鱼
这里讲的一般是50克左右的小鲫,当池中鱼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鱼开口较好的情况下,在前两场每小时钓200尾以上都是少的。
1、竿:为了起鱼快最好用硬竿,有人甚至用到了罗非竿,但它太硬易跑鱼,又重又没弹性,抛竿不顺手。用硬鲫竿比较方便。
2、大线:根据鱼的大小选号数,只要比平时大0.1—0.2,比重选较大一点的,一是方便抛竿,二是切水快,长度建议要齐竿或短一点,因为钓这种快鱼手握竿都要靠前,大线短点不会影响上饵和取鱼。
3、标:最好选短尾水皮标,调高目钓翻身见动作就抓;也可选长尾水皮标,调低目主抓停顿。如果鱼特别快用长尾水皮标也可调高目钓翻身。标用大的目的是坠到位快,鱼就饵时标没死角,信号出显的早而真。
4、子线:大约十厘米就可以了,太长了不好,比大线小0.1号或者同号。
5、钩:比平时大,钩距要宽,3钩左右,钩距大的话中双鱼的机会就多,用重量大的粗条钩,目的是让子线更直,标上的信号也就更明显。
6、饵:使用纯商品饵,加5%的原塘料,建议用拉饵,饵开的要恰到好处,如果饵开的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上饵速度和质量。当抛钩后标上的动作出不来,没有下顿只有下挫和上下蹭,这就表示钩大了或钩上的饵又大又死,此时应该拉小饵或换小钩。当抛钩后标上的动作有下顿但是空竿,说明钩小了或钩上的饵又大又死,此时应该换大钩或拉小饵。所以饵不是拉的又大又圆就好的。
7、引鱼:千万不要认为是生口,鱼又多吃口又实,从而忽略引鱼。钓这种鱼引鱼很重要,做窝要从塘底做到水皮,而且要重和大,只有窝做好了窝中才能不断鱼,使鱼一直在抢食。钓这样的快鱼,看到别人上鱼了就很容易放弃做窝,要牢记磨刀不误砍柴工。
每小时100—200尾
和上面差不多,但是注意要选小一号的标。因为鱼的吃口慢了,那长尾水皮标可能要占优势。钩也可能变小,鱼吃饵没有上面的那么快,所以钓饵的雾化也要控制一下,可加10%的原塘料。
每小时30—100尾
生口能钓到这个程度说明是后几场,有些鱼因为是刚钓放的不开口了,等于是降低了鱼的密度,即使没被钓放过的,也会跟随受惊的鱼变的胆小,吃口变轻,所以这时候就相当于钓轻口。
浮钓滑口快鱼
1、用标:水皮标是唯一的选择。一提到水皮标就会想到钓快鱼,其实钓生口快鱼和钓滑口快鱼是不一样的,一般生口快鱼即使很乱但鱼上浮时离水皮的距离还是有限的,抛钩、说话声及岸上的人影都有影响。可滑口鱼越滑越乱鱼上升的就越高,一般调半目或一目钓行程。打窝诱鱼后先找鱼口,在标下行中没口可将标上拉,直到标在下行过程中有口为止;在标翻身后即抖动,表示鱼还在上层,可将标下拉,直到标翻身时稳定下行中有口为止,此时要择口。如果标已下拉到最低,而翻身时即有动作,那见动作就抓。
2、用钩:如果鱼口清晰就选大一号的钩,鱼口很乱上升的很高就选偏大的钩,钩距要大,大钩距钓双尾,钩距大到不影响上饵及脱鱼为准,4钩距是比较大了。
3、用线:大线和子线用差不多号的数,为了便于换钩8字环最好用子线夹。
4、竿:超硬调竿是明智之选,用鲤竿也不错。
5、用饵:上鱼快时用拉饵,可以拉大饵,鱼能上到30CM这个高度表明鱼口很好,边钓边引用搓饵,一搓一拉。
底钓滑口快鱼
其实就是择口钓滑鱼,拉饵是在调目附近抓一线吃口,搓饵是在调目附近抓下顿动作。底钓滑鱼抓的都是标的定讯语言,也就是说在钩饵落底后在静止状态鱼吃饵的标象,这样通过调钓能发现鱼吃的第一口。
这种钓法也有缺点:钩饵行程长浪费时间;中间鱼截饵难中鱼容易把鱼层搞乱;钩饵静止鱼上钩很慢,有时还要等口,甚至还要逗鱼才能就饵。一般滑鱼最易乱,所以最好不要钓中间那一段,钓两端是就可以了。
生口和滑口混合快鱼
前一到二场主钓生口,能打浮尽量打浮,不能打浮时钓底要注意抓底接口,这一点和钓纯滑口鱼不同;底接口空竿多时就放弃底接口,主抓钩饵到位后的语言。总之,对这样的混合塘应先钓生口后钓滑口,特别是后场生口可能就停口了,钓滑口一样可以钓,如果条件合适,也可以钓水皮,
快鱼注意事项
子线缠绕,不仅影响上饵速度,更重要的是影响鱼吸饵,导致鱼获不近人意,还会影响心情。有些钓友会加太空豆,加吸管,在这里提供一个简便的方法:子线于8字环连接处有一个小尾巴,这是个小环,把上钩穿过这小环(下钩也可以)。这样做的好处是:不改变钓组的自重,操作起来灵活方便,还不损失原连接后的强度。
本文地址:https://www.yujuceping.com/article/202007/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