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料,长期以来被我们广大的钓友所亲耐是一种钓鱼人喜爱的饵料之一。在民间众多的钓鱼高手都喜爱他,变着法子使用玉米粒钓鱼,效果非常的不错。特别是一些上了些年龄的传统钓手们,每次外出使用玉米粒钓鱼,都能有不错的收获,让人羡慕不已。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一起分享一起玉米粒钓鱼的一些技巧。
老玉米钓鱼搭配渔具技巧
使用重武器野钓的时候,鱼吃口原本就少,所以在施钓的过程中,切忌用单钩,而是要选择双钩或者三只鱼钩,理论上来说,鱼钩多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加鱼咬钩的概率,是单钩的两到三倍。
1、用双钩钓鱼,可以分成通线双钩和8字环与分线器相连的双钩。通线双钩的优点是,由于它的铅坠在两只鱼钩之间,所以两只鱼钩不容易缠到一起。但是也有缺点,取渔轮时比较麻烦。
2、用三钩钓鱼,分为通线三钩和三颗串钩。通线三钩因为其钓鱼完后不方便收拣,一般很少用,相对来说,三颗串钩比较适用于老包谷子钓法。
用老包谷子钓法作钓时,不适合选用爆炸钩,因为爆炸钩为一团,即使是在每颗鱼钩上都挂上钓饵,目标也不大,跟单钩差不多,加之铅坠与鱼钩间的距离比较小,稍不注意就会将钓饵抛入水库底的淤泥中,从而收不到成效。
老玉米钓鱼的技巧
1、用老包谷子做钓饵钓鱼,装钩时,包谷粒要挂在钩背处,并露出钩门。
2、抛竿后,切记要把铅坠拉出淤泥。因为远距离抛竿的时候,钓组和铅坠的下坠力较大,它们很容易被抛进淤泥里。
3、当水库底部的淤泥很厚的时候,包谷子表面会被裹黑,这时候建议装钩时先剥去包谷皮。
4、用此法钓鱼,切忌用打爆炸的竿阵,因为包谷粒对鱼的诱惑力不如爆炸粑粑,特别是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而在夏天两者互相影响不大,而爆炸反而会引来小鱼扰钩。
无论是用自动竿还是小矶竿钓鱼,定期查看很重要,主要是看是否存在回线的情况,因为钓鱼过程中,不仅大鱼会导致回线,一些小杂鱼同样会导致回线情况的出现,如果不能够及时好好处理,不但会丧失钓获大鱼的机会,还很可能出现鱼线被绞成一团的情况。
5、气温较高的季节用老包谷子钓法钓鱼时,切忌用重腥香味,包谷子也不要煮得太烂,不然很容易招来小杂鱼闹钩,对于你后面的钓鱼很不方便。
6、老包谷子包食钓法:在气温较低的季节钓鱼时,可在挂了包谷子的鱼钩外面再裹上一层饵团粑粑,这样,既能够起到诱饵窝料的作用,又可以钓鱼。
饵团粑粑的做法:取生包谷面,添入适量的水,揉成包谷面窝头,放入锅中蒸熟,随后在里面加入适量的炒包谷面、麻油(生菜籽油也可以)、蜂蜜和渔夫药酒(醪糟水也可以),揉匀即可。
老玉米钓鱼打窝技巧
用老包谷子钓法作钓时,打窝饵料通常还会选择老包谷子,不过用的时候,要求很高,比如诱饵窝料的数量该多少,集中程度该怎么样都需要钓者特别注意。
老包谷子打窝技巧
(1)、定点打窝
定点打窝的话,可以借助小木船或者皮划子来进行,此法的好处是窝料较为集中,可以将鱼集聚在小范围内,便于下钓。窝料附近的钩饵也较容易被鱼发现,打窝时,一个窝子用1~2斤的窝料。
(2)、用打窝器打窝
若 是用打窝器来打窝的话,落点注意要集中,窝料撒得太开,同样会大大影响诱鱼效果。第一次打窝,每个窝子打5~6窝瓢就行(每窝瓢盛七八成的窝料)。钓饵选 用颗粒型的老包谷子,窝饵也是。不过需要把握好量,窝料太少的话,诱鱼效果比较差,但是窝料太多的话,钓饵对鱼的吸引力会变小,但具体用多少,还是需要钓 友们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酒槽打窝技巧
用老包谷子钓法作钓时,轻易不要用酒槽来打窝,尤其是散状的酒槽颗粒,因为酒槽无论是其酒香味道,还是适口性,都会比老包谷子钓饵更好一点。所以要慎用。
(1)、酒槽泥打窝
将酒槽反复搓揉至泥状,然后揉成鹅蛋大的团状进行打窝,通常在老包谷子钓法中用于辅助打窝。
(2)、定点打窝
找一只编织袋,将酒槽装入其中,然后在上面扎出小孔,借助小船或其他方法将窝料抛至窝点即可,记得做好标记。
辅助打窝
用颗粒状老包谷子做窝料,诱鱼效果往往不太好,发窝的速度也较慢,特别是在气温低的季节,常常需要用粉状饵料来进行辅助打窝。需注意的是,辅助打窝的量要少。
(1)、包谷粑与颗粒饲料辅助打窝
用料:发散颗粒饲料、包谷面、药酒。将它们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再加入适当的粘泥,搓揉均匀后,揉成鹅蛋大小的团状打入窝点即可,一次1~2团。
(2)、包食钓法
此法也即在钓饵外包裹一层粉状饵料来作钓,入水后,粉状饵料散化,从而达到诱鱼的目的。
补窝问题
(1)、被动补窝
出现鱼讯后,起竿,不管有没有中鱼,重新抛竿的时候,都需要补窝,1~2窝瓢的量即可。
(2)、主动补窝
晚饭前及早晨太阳初升的时候,是上鱼的高峰期,这时候都需要提前提竿换饵,及时补窝,补窝的量以2~3窝瓢为宜。
鱼吞饵时,常会选择僻静处开始,由此,有心的钓者总结出了“喂近钓远”的小诀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鱼在饵料的上方游动的时候,吃饵是较为随机的,并不会照此原则,通常来说,只要保持钓组的落点在窝料周边即可。
本文地址:https://www.yujuceping.com/article/201911/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