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钓鱼人来说,野钓时遇到水草区域便是有鱼的象征,俗话说的好,如果钓鱼不钓草,相当于是白跑一趟。但是这也不是说有水草的地方就一定有好的渔获,只是水草区域遇到鱼上钩的几率比较大。本文就来看看在水草区域钓鱼时的一些小技巧。
水草与鱼类的关系
水草是弱势鱼类的避难所,当个体较小的鱼类受到凶猛性鱼类攻击时,可以躲入密集的水草丛中避难,另外,当鱼类遭受人类惊吓时也能往草区里躲藏;它也是杂食性鱼类觅食的粮仓,由于水草边常会聚集有大量的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及小鱼小虾,常吸引各种鱼类在附近潜伏觅食;像草鱼、鲫鱼等,也喜食水草的嫩芽、草籽。
水草是水体温度的调节器,在同等深度条件下,夏天水草下温度较低温差小,给鱼类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鱼类喜欢到此聚集纳凉;它也是水体的增氧机,水草在太阳的光照下会发生光合作用,白天向水体释放一定量的氧气(夜晚则相反),特别是当夏天气压较低、天气闷热的条件下,水草区的含氧量要高于明水区(密不透风除外),有利于鱼类呼吸,增加鱼类的食欲和活动量。
水草是鱼类的遮阳伞,大部分鱼类都有羞光性,特别是如:鲤鱼、鲶鱼、黄颡鱼等,当夏天光线强烈的时候,它们便会躲入光线暗淡处避光觅食,在强光下它们是很少觅食的,这也是为什么夏天一般中午或白天很难钓到它们的原因之一。它也是鱼类的“产房”,鱼类交配、产卵要到水草间嬉戏追逐寻偶,水草区同时也是鱼类“生儿育女”的天然“产床”,它们会将卵甩在水草上(里),避免被水流走或被其他鱼类吞食。
水草区及窝点的选择
在自然水域里生长着各式各样的水草,有的零零星星有的密不透风,有的漂浮有的直立。虽然我们选择钓位钓点时喜欢靠草,但也不能见草就轻率地打窝子,要结合当天具体的天气、温度、光照等情况灵活有地抉择钓点。那么,夏天该怎么在水草区钓鱼,这就要求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了。根据气温选择深浅疏密。水草有疏、密、深、浅之分,我们到底该怎么选择呢,这要看当天的气温来决定。
初夏时节:江淮地区温度一般在15-25℃左右,温度不是很高,水温比较适宜,大多数鱼类活动量大食欲强,多在水草区内或边缘活动。在以鲫鱼或鲤鱼为对象鱼的情况下,早晚或阴雨天应该找水体较浅的水草区边缘下竿,因为早晚或阴雨天气温凉爽宜人,此时,鱼类多活动在水草的外围觅食;如果在晴天的中午气温一般都能达到 25℃以上,此时,较高的温度和较强的光照,都会逼迫鱼类往深水区的水草下避暑觅食,这时我们要选较深的且稀疏的草区打窝,但不要将窝子打在密不透风的稠密草里,因为密草中水体的含氧量低,鱼类很少进入,钓鱼效果自然较差。笔者认为,夏天钓鱼鱼类的趋氧性是比其他季节更应该引起重视的因素。
盛夏时节:高温酷暑,温度一般都在20-30℃左右。早晨5点-9点空气湿润温度较低,鱼类大部分活动在近岸2米以内的浅水区,是手竿钓水草区的好机会。这时将窝子打在水草区的边缘,上鱼的效果较好。到上午10点左右后,高温强光使浅水区水温快速上升,逼迫鱼类向2米以上深水区转移,特别是下午1点-3点左右,气温甚至能达到35℃以上,骄阳似火水面热浪袭人,这种情况下鱼类食欲下降以避暑为主,如果要钓鱼,要找3米以上的深水水草区,要用 8米以上的长竿,将窝点打在水草丛的背阴面,效果会比阳面效果要好一些。因为此时的水草既能遮挡强光,也能阻隔部分高温,而且深水区水底凉爽鱼类活动空间大便于活动和觅食,鱼类多喜欢到此聚集,此时将窝子打在稀疏的水草下,上鱼效果明显要好于浅水区的水草区。
夏末秋初时节:虽然已是“立秋”但由于还处于“末伏”,气温水温仍然很高,钓水草还是应延续盛夏钓草区的策略,只有到“处暑”后,才能采用初夏钓水草的方法选择钓点。根据鱼的个体大小、含氧量确定钓点。手竿在草区内钓鱼,由于受水草阻隔无法遛鱼只适宜钓取个体较小的鱼类,当你想钓获500克以上个体的时候,为了避免跑鱼或损坏钓组,就只能在水草边缘下钩,鱼的个体越大,钓点离水草边缘的距离就要越远,以便于遛鱼。所以,当你已知水中鱼类个体较大的情况下,就不能在草区内下竿。当你钓鱼的个体较小竿稍较硬,可以直接“飞”鱼出水的情况下,才可以在草区内下竿。
水草区作钓钓组的配置
在钓鱼有水草的环境时,为了垂直下钩提鱼方便,最好配置长竿、短线、散漂、单钩的传统钓组。为满足远近皆宜的需要,竿长一般在8米左右为好,散漂一般在 3-7粒都行,依据个人的观漂习惯而定,由于野钓常用蚯蚓、红虫等活饵,为防止饵料蠕动滑落,所以钩子都要用带倒刺钩。至于线径、钩的规格大小要依鱼的个体大小而定。除了配备以上钓组外,由于用带倒刺钩,所以提醒钓友最好还要配备一个摘钩器,以方便卸鱼。
另外钓鱼人在钓鱼时要注意抛竿时的身影如果投入水中会很容易惊扰鱼类,特别是鲫鱼,生性狡猾,看到竿影就会逃窜。遇鱼上钩后,抛竿提起要注意干脆落,这样能很好的防止鱼进入水草丛中使得鱼钩脱落。也能有效的防止跑鱼。
本文地址:https://www.yujuceping.com/article/201910/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