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中的压水线是根据情况来定的,如果情况随意的话,本就可有可无,我一直一来钓底的话都习惯性的压水线,也并不是压水线就好,或是不压水线就不好,总的来说还是看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
为什么要压水线
传统钓组把钓线分为脑线、水线和风线三部分。脑线又称绑钩线、脚线、子线或坠下线,它指的是坠与钩之间的一部分钓线。从坠上到漂的那段钓线习惯称之为“水线”,是因为它垂直于水体之中。区别于水下和水上,人们把竿尖到漂悬空的那部分钓线称作“风线”,是因为它受风力影响有移动钓点之虞。正是从这一点考虑,于是就有了台钓压水可阻止漂、钩移动的需要。“压水”的第二个作用是加快力的传送,即在扬竿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对钓线的阻力,压水后,竿的指向和漂上线形成直线。而传统钓组是竿尖与风线成直角或钝角,并在漂与风线的衔接处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扬竿的腕臂之力达于竿尖是力的横向传递,折向于风线之力改为直传,再传于漂、线的前后两处衔接点,力又转了两个弯。经此三折不仅出现力的减弱,而且还在这三个折点上贻误了时间,这是传统钓组扬竿不及台钓利索的重要原因。台钓压水后的“悬坠”钓组,扬竿之力直传于漂尾仅有一个折点,且因漂上与漂下线之间的夹角是一个钝角,力的损失远较直角为小。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台钓扬竿会在竿尖出水之时有一个事实上的折点,也会造成力的损失,但它仍然较传位钓组能更快地将力传于钩,这是不庸置疑的。“压水”的第三个作用,是造成坠下双钩成跨步支撑之势。由于压水是在漂立起接近站稳之时进行的,竿尖轻轻将漂上线压入水中要向后拉回一段距离,于是在水底的双钩就出现如下情况:脑线较长的一钩先触底,短线之钩正带着坠向下坠落或触地之时向后拉施,漂下线与坠随之向后移动。由于较长脑线之钩触地后的摩擦力大于短脑线之钩,故坠带着短线之钩后移会使两钩形成距离。继之,竿尖前推是在坠的重心稳定之后,复原的只是坠上线。于是,就有了较短脑线之钩和坠与坠上线成直线,较长脑线与坠成斜线的结构组成。“压水”还有校正钓点、验证归零、调整迟钝与灵敏等作用,就不细述了。
台钓压水线的技巧
1、根据天气来定是否要压水线,有风的情况下最好压水线,压后可很有效的避免鱼线在水面上浮着,被风吹走,而影响我们的钓目。
2、水流动的时候要压水线,水流动和上述讲的是一个道理。这里能减缓水流对浮标的影响。
3、鱼吃饵不主动时压水线,由于天气水温等影响,鱼吃饵变的不主动,这时候我们可以用浮标到调目后压水线来引逗鱼吃饵,多次引诱后不开口的鱼有可能会早被动变主动。
4、控制钓饵的落点时压水线,这一点有点牵强,由于竿的长短和线的长短在抛满竿的时候已经算是控制了饵料的落点。
5、为避免双钩缠在铅坠上,这一点是由于铅坠比钩饵要重的原因产生的缠线,抛竿饵料入水后,铅坠肯定是在下面,钩子在上面,如果垂直往下降的话,这就很可能子线以下的位置挂在铅坠以上部位。但是经过我们压线后,效果就大改变,这时候的压线方法是当浮标达到我们的调目时,迅速进行压水线,这时就完全有效的防止了双钩缠在铅坠上。
感觉还有,但一时想不起来,其实如果我们在调标的时候不压水线的话,还是有些可省掉压水线,还有我们钓浮的时候,我从来没压过水线,因为我感觉压水线影响扬竿,扬竿的时候容易缠线。
台钓压水线的作用
如果把压水线当成一个单独的技术动作,是没有意义的。其实它是与台钓所用的钓组息息相关的。只所以要压水线主要作用是:
1、控制钓饵的落点
一般台钓用竿都比较短,特别是况技比赛中基本上都有规定用三米六的手竿。为了让钓点更准确,离岸更远,钓手多采用打满竿的抛竿方法,使钓线尽可能在自己正前方打成一条直线,这样钩饵在下落的过程中就会成一个向的抛物线,这时将竿向回一拉再向一送(即所谓的压水线),在将竿放回竿架的同时,顺势将风线拉直。这样以来,就非常容易将钩饵打在同一个钓点内。
2、避免双钩缠在铅坠上。
由于铅座位置较高,双子线在入水下沉过程中,是后于铅坠的,而成一种钟摆式下落。如果我们在抛竿时不将子线与铅打开,而是在同一垂直柱面面下沉,就会将双子线缠绕在铅座,而影响钓目。在双子快要落底时,进行压水线。就可以较好避免双钩缠在铅坠上,并可调整落点。
个人觉得与风力影响之类的关联并不是很大。在风线比较松弛的情况下,并不会对浮漂有多大的影响。
基于以上两点,压水线主要用于底钓。在浮调、风线又较宽裕的情况根本上没有必要压水线。
我一般压水线的时候首先是根据我调浮标来定,如果调漂的时候压线了,那么我钓的时候总会压线,如果不压,这时候的浮标就会相对而言于压线而顿一些,风线长的话,就有两目多,算起来是相当的顿了,如果经常出现送漂,要先考虑是否由于未压水线引起的,其实理论和实践需要结合在一起,只有迈出步子出去实践了才能有收获。
本文地址:https://www.yujuceping.com/article/201909/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