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线又被称作为压水,是台钓里的基本步骤之一,鱼饵抛洒到钓点周围,待其落入水中浮漂横躺在水面上时,把竿架上的鱼竿后拉十到二十公分的距离,等浮漂直立以后再将鱼竿抬高,此时把竿稍沉入水底下,带着风线一起沉到水里面。
压水线是什么
1、控制钓饵的落点一般台钓用竿都比较短,特别是况技比赛中基本上都有规定用三米六的手竿。为了让钓点更准确,离岸更远,钓手多采用打满竿的抛竿方法,使钓线 尽可能在自己正前方打成一条直线,这样钩饵在下落的过程中就会成一个向的抛物线,这时将竿向回一拉再向一送(即所谓的压水线),在将竿放回竿架的同时,顺 势将风线拉直。这样以来,就非常容易将钩饵打在同一个钓点内。
2、避免双钩缠在铅坠上。由于铅座位置较高,双子线在入水下沉过程中,是后于铅坠的,而成一种钟摆式下落。如果我们在抛竿时不将子线与铅打开,而是在同一垂直柱面面下沉,就会将双子线缠绕在铅座,而影响钓目。在双子快要落底时,进行压水线。就可以较好避免双钩缠在铅坠上,并可调整落点。个人觉得与风力影响之类的关联并不是很大。在风线比较松弛的情况下,并不会对浮漂有多大的影响。基于以上两点,压水线主要用于底钓。在浮调、风线又较宽裕的情况根本上没有必要压水线。在钓鱼中好好掌握这个点,相信你会钓出好的成绩的。
压水线的方法
打竿要直,准,为的是竿竿到位,这是台钓基础。如果线未打直,那么压水线时特别是在有风浪时,压线相对较困难,这时压水线的竿尖入水深度会加深,野钓有时会惊鱼。除非鱼吃疯了。
饵到位后不要急于压水线,等你感觉到漂将要立即开始立正时,马上压水线,速度均匀,不要太快,竿尖尽量不要入水太深(吓鱼)。这样有个好处,落点位 置的漂开始斜立后与竿压水之间有一个对称拉力,相当于竿与漂之间水线同时往下压入水,这时水线会很快入水。如有人说的饵一到水面就开始压线,那么漂的那头 会立即随竿尖往回拉,钓位会被拉近,使钓点不太准,而且关键是水线入水效果差。
当竿尖入水压线后如因各种原因线还未入完全入水,这时水线最多有不足三分之一的线未能入水,这时手把竿迅速以一个短距离加速度顺竿架往回拉一下(具体要自已掌握),这时剩余的水线会立即入水,完成压水线动作。
另外要注意的是,竿在竿架上固定放置等鱼时,竿尖入水的深度最好是竿尖垂直入水5—10厘米为宜,也既是台竿竿尖第一节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入水, 这样最合适,提竿时阻力较小。有人把竿尖入水太深阻力太大不利于提竿,只入水一小点时,如水面杂物太多,如有一层似油东西漂在水平面,那么漂也会被暗流冲 移动的,只是较轻吧了。
如能顺利、熟练地掌握此法,你压水线的速度将得以提升,野钓鱼肯吃口时,能提高上鱼率(饵下水越快,鱼就越容易集中),比赛时节约时间等。
台钓什么情况压水线
台钓中的压水线是根据情况来定的,如果情况随意的话,本就可有可无,我一直一来钓底的话都习惯性的压水线,也并不是压水线就好,或是不压水线就不好,总的来说还是看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
我一般压水线的时候首先是根据我调浮标来定,如果调漂的时候压线了,那么我钓的时候总会压线,如果不压,这时候的浮标就会相对而言于压线而顿一些,风线长的话,就有两目多,算起来是相当的顿了,如果经常出现送漂,要先考虑是否由于未压水线引起的。
2、根据天气来定是否要压水线,有风的情况下最好压水线,压后可很有效的避免鱼线在水面上浮着,被风吹走,而影响我们的钓目。
3、水流动的时候要压水线,水流动和上述讲的是一个道理。这里能减缓水流对浮标的影响。
4、鱼吃饵不主动时压水线,由于天气水温等影响,鱼吃饵变的不主动,这时候我们可以用浮标到调目后压水线来引逗鱼吃饵,多次引诱后不开口的鱼有可能会早被动变主动。
5、控制钓饵的落点时压水线,这一点有点牵强,由于竿的长短和线的长短在抛满竿的时候已经算是控制了饵料的落点。
6、为避免双钩缠在铅坠上,这一点是由于铅坠比钩饵要重的原因产生的缠线,抛竿饵料入水后,铅坠肯定是在下面,钩子在上面,如果垂直往下降的话,这就很可 能子线以下的位置挂在铅坠以上部位。但是经过我们压线后,效果就大改变,这时候的压线方法是当浮标达到我们的调目时,迅速进行压水线,这时就完全有效的防 止了双钩缠在铅坠上。
压水的好处
说一说压水的好处有哪些,首先其避免了水面上的杂物、以及风引起的浪花对风线的碰擦,还能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干扰浮漂,用以确保浮漂的准确度灵敏度不受到干扰;其次拉直主线之后就减少了滞线,能加快反应速度。
压水注意事项
最后来说一说压水时的注意事项,首先压水的时候,施加于钓竿上的力度不适宜太大,不然会干扰对象鱼的活动,尤其是在钓鱼水域是浅水区的地方,其次最好不要远投线组,这样会导致在压线收回的时候,使得浮漂无故上浮,影响判断。
上述内容就是从压水线是什么、压水线的方法、台钓什么情况压水线、压水线的好处、以及一些其他注意事项来说明了压水线,希望上述内容对各位有帮助。
本文地址:https://www.yujuceping.com/article/201908/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