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调目又名
调节水线实质
整个线组在水中达到我们需要的灵敏和迟钝状态
原理
调整铅皮的大小测试灵敏度
什么是调目
浮漂用来看信号的彩色格格是“目”,调目就是调整铅皮的大小使浮漂达到你要的那个格.钓目,则是通过调节浮漂的位置,也就是所谓调节水线(简单理解为水下线的线短)的长短,来使浮漂达到你设想的那个格.我们设定调目和钓目,是为了让整个线组在水中达到我们需要的灵敏和迟钝状态。
调目方法
就是加减铅皮。可是事情远非这样简单。整个钓组都有吸水的可能,只有等其吸水饱和后才能达到浮力的稳定,此其一。调目时你的操作姿势是怎么样的?线漂在水 面,那肯定调不准,压了水,压水的程度不同也有一定影响。调漂时一定要保持一个一致的姿势,因为压水时竿对线还有牵引力,线对浮漂也有一定的牵引力。
以调3钓1为例:
步骤一:半水,调3目。
步骤二:下钩加铅,找底,调1目,锁定太空豆。这是最灵点。再往下调,就是双钩悬空的半水状态。
步骤三:八字环加铅,调9目,锁定太空豆。这是最钝点。再往上调,就会跑铅。
步骤四:上钩加铅,找底,调1目。这是常说的“调3钓1”钓点,这里称之为“临界点”。
步骤五:挂饵开钓。
实战调目方法
调目公式
根据常规步骤分享,可归纳以下三条公式:
一、灵钝距离:最灵点到最钝点的距离。
《调漂示意图》步骤二、步骤三图片分享:查看双钩和漂尾状态,最灵点到最钝点的距离是:子线长度加漂尾长度,减浮在水面的最后一目长度。因此,得公式1:
灵钝距离=子线长度+漂尾长度-水面目数长度 L=A+B-C
灵钝距离与子线长度、漂尾长度成正比,即:子线越长,灵钝距离越大,反之亦然;漂尾越长,灵钝距离越大,反之亦然。
二、临界距离:临界点与最灵点的距离。
《调漂示意图》步骤二、步骤四图片分享:查看双钩状态,临界点在最灵点上方,临界距离等于双钩距离。公式2,
临界距离=双钩距离 X=Y
临界距离与双钩距离成正比,即:双钩距离越大,临界距离越大,反之亦然。参见《公式示意图》。
临界点至最灵点之间,都是下钩落底、上钩悬空状态;不同的点位,上钩悬空的高度不同,下钩子线倾斜度不同。临界点至最钝点之间,都是双钩落底状态;不同的点位,子线的倾斜度不同,漂目不同。参见《双钩状态示意图》。
三、极限钓目:调漂完毕后,最小的钓鱼目数。极限目差:调漂目数与最小钓鱼目数的差。
通常,调3钓1、调4钓2、调5钓3等等,调钓目差都是2目,调目数值较大,钓目数值较小。这是钓目极限的描述,不能再小。如调3钓1,调3极限是钓1,不能钓平水;但可以钓1-9的任何目数。因为:
1、在理论上,不能钓平水。根据浮力原理,在完成调漂“步骤一”之后,线组只能将漂下拉到三目位置。钓1时,依靠饵(饵重量通常被默认为2目)将漂再下拉2目。如果在“钓1”这个点继续下移漂,必然双钩悬空,不落底。因此,极限钓目比调目小2目,即公式3:
极限钓目=调目-2。换算得:极限目差=2
2、可以钓1-9的任何目数。这一段是灵钝距离范围,浮力等于或小于重力,至少有一只钩能够触底;不同目数,双钩落底状态、漂目不同,漂的灵敏度各不相同。再见《双钩状态示意图》。临界距离内,由于下钩倾斜,受力方向改变,钓目应该稍有提升,因此,临界点比理论值稍微下移。
调3可以钓1-9的任何目数,调4可以钓2-9的任何目数,调5可以钓3-9的任何目数…以此类推。但是,这属于理论计算。实战中,可以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应对实际情况。如:挂大饵、重饵,超越极限钓目;有时,需要钓半水,漂下移,超过最灵点。
调2、调3的最灵点,漂尾分别是平水、1目状态,不利观察,可以采用调4、5或更高目数。
快速调漂法
分享上述公式:
1、灵钝距离=子线长度+漂尾长度-水面目数长度 L=A+B-C
2、临界距离=双钩距离 X=Y
3、极限目差=2。
将公式1、2、3运用到实战中,可以实现两步调漂到位,想调几目就几目,想钓几目就几目,非常科学,非常精确,非常简捷。调漂步骤为:
步骤一:半水,调目。目数根据自己惯用的目数或水域、天气情况确定。
步骤二:下钩加铅,找底,调极限钓目,锁定最灵点。根据公式1测算最钝点,按公式2测算临界点,调漂完成。
最灵点与最钝点之间,可钓极限钓目至全目。不同目数,双钩落底状态、漂目不同,漂的灵敏度各不相同,视鱼情而应变。要随机运用双钩悬空,还要防止跑铅。
调目注意事项
1、调目之前,应该将线组、漂充分湿润。线组、漂等含有的气泡,可能造成调漂偏差。特别是空心铅座、漂座的中空部位容易储藏气泡,要将太空豆适当拉开,灌进水,排空气;假如中空部位有气泡,在钓鱼过程中,随着中空管内气泡排出,漂目随之改变。
2、加铅(或橡皮泥)重量必须确保漂全部入水,否则仍是半水状态,找不到底。但加铅又不宜太重,水底若有淤泥,铅坠陷入太深,调漂不精确。
3、快速调目计算最钝点时,应该精确测算子线、漂尾长度、双钩距离。若估算,灵钝距离宁短勿长,以防跑铅。
4、饵的重量影响双钩落底状态,实战中必须时刻牢记、计算和运用。
5、临界距离内,钓目少于调目,饵完全水化后,漂回归到调目,及时补饵。
6、根据公式1,选用适当长度的漂和子线;根据公式2,选择双钩距离,以更好观察漂情。
7、水底地形有起伏,认准钓点精确位置。扬杆投点技术要练熟。扬杆投点必须足够远,才能控制钩落底时的状态。若投点过近,下钩子线将扭曲,影响钓鱼效果。
本文地址:https://www.yujuceping.com/article/201908/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