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又叫黄腊丁、角角鱼、黄颊鱼、昂刺、盎公鱼、黄骨鱼等。黄颡鱼头扁平,吻圆钝,上下颌均有锋利细齿,触须4对。鱼体腹圆,后部侧扁。表现为黄色或黑色、褐色,体黏滑无鳞。胸鳍锐利。全国各水系均有它的踪迹,特别是长江流域产量最丰富,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人们特别爱用它来煮汤吃喝。
一、黄鞭习性
黄颡鱼属于底层小型鱼类,多生活在静水或江河、水库、湖泊缓流的浅滩处,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白天多潜于水底层,少吃少动,夜间游到近岸浅水石隙觅食,洪水期在洄流处栖息、活动、觅食。食性广,主要摄食小鱼、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螺蛳等。
二、钓黄颡之具
钓黄颡鱼采用手竿、手车竿(两用竿)、海竿均可。手竿、手车竿以4.5~6.3米长的中长碳素竿为好。手车竿在手控处的上端加上一个小绕线轮,每节鱼竿的上端套上一个固定的导线环。钓线以进口0.8—1号尼龙线为佳,钓线略长于竿身。手车竿、海竿装主线1—2号线、100米左右长。脑线用0.4~0.6号的细线为宜。鱼钩,因黄颡鱼的口相对较大,往往吞钩入腹,故宜用国产盒装4号袖钩或相似的进口长柄钩,以便摘钩。铅坠用带扣的扁圆形的为好,这种铅坠在水中被牵动时有一定的漂浮性,适宜在有障碍物的水域使用。若知某河、江段经常卡坠,可用小卵石、废螺帽代坠。也可用开口坠,钓组被石缝卡死后,可弃开口坠保住主线和浮漂。浮漂宜用“七星漂”与浮力漂。下钓时,将前4粒挤成一组,后3粒夹自制浮力漂为一组,两组间距为50毫米。
三、钓黄颡之饵
诱饵采用绿色蚯蚓为最好。它体形粗大,腥昧极浓,招鱼效果好。下钓前,切成小段喂窝。钓饵可选皮厚体壮的紫色、红色的蚯蚓装钩,也可用蝇蛆、面包虫、河虾等活食或动物精瘦肉,内脏切成细条装钩。
四、钓黄颡之点
应该选择河湾、进出水口、浅水沙滩、拦水坝两旁、缓流或河床是泥沙杂石的地段。在主航道,宜选近岸趸船、木竹排、码头挡浪堤等处。在江滩浅水,用稍重的铅坠,尽量远钓,顺风天气最好。在人工码头,春末夏初,江水泛起而变浑,黄颡鱼便顺流而上,到浅滩、水湾及缓流泪水处觅食、产卵,是钓黄颡鱼的好钓点。涨水时,选择漩涡边缘,退水时,选择洄流与顺流之间的地方,都是好钓点。
五、钓黄颡之时
在钓黄颡鱼的季节,每年自春至秋均可钓获,冬天黄颡鱼难钓,上钩率不高。钓黄颡鱼最好的钓季是暮春至深秋。春天,早春上午8时左右下竿,下午5时左右收竿,随着气温的上升,由边到中,逐步调整钓点。仲春、暮春,阳光越好越宜钓早。
夏天,以钓“两头”为好。两头,即早晨和傍晚。夏天阴雨天,则是钓黄颡鱼的最好天气。夏天的晚上,是钓黄颡鱼的最佳时机。
秋天,初秋适合钓早、晚。仲秋全天均可钓。深秋上午10时左右到下午3时左右,也是钓黄颡鱼的最佳钓时。
初冬的钓时,与深秋一致。隆冬应选择向阳避风的钓点,钓静水不钓流水,钓深潭不钓浅滩,钓饵宜荤不宜素。由于冬天寒冷,黄颡鱼少吃少动,上钓率不高,甚至“空军”。总之,钓黄颡鱼的季节和钓时很重要。遵守“时”,才能合于“时”,获鱼多多;不知“时”,误了“时”,也就不合“时”,则获鱼无几。
六、钓黄颡之法
1.卧钩钓。这是一种传统钓黄颡鱼的方法。钓线直接拴在钩把上,距鱼钩6~9厘米处装一铅坠。当饵钩甩入窝点,徐徐下沉时,黄颡鱼易发现,上钓率极高。黄颡鱼咬钩比较平稳,它的摄食方式是吞钩,动作幅度小。浮漂的反应常呈现一紧一松的节奏状,或较缓慢的斜向入水。黄颡鱼的游动速度不快.左右摇头晃尾,即是咬钩也是这样。它对饵的锲而不舍,使钓者表现异常沉着,可以耐着性子等待浮漂的反应,适时提竿获鱼。
2.游钩。将钓组甩入水域中,让钓组顺水移动,前一组浮漂的作用是调节水线长短,后一组浮漂的作用是将浮力漂定位。移动中的浮力漂会告知黄颡鱼吃钩的信息及黄颡鱼藏身的位置。当浮力漂点动、下沉时,即可提竿获鱼。
3.串钩夜钓。最主要是在夏、初秋的夜晚进行。选好钓点后喂窝,然后将串钩装好钓饵。使用串钩(4~6只钩)较好,它的优点是便于夜间抛投,脑线与主线不易缠绕。用海竿、手竿、手车竿将饵钩投至钓点水底,稍微收直钓线,以串钩全部落入水底为准,然后手执或插竿施钓。黄颡鱼嗅觉灵敏,性贪食。晚上经常成群结队到近岸觅食,当它嗅到钓饵后绝不放过,便一口吞入腹中,此时可不急于提竿,等到几条黄颡鱼咬钩后,竿尖连续点头、手感很明显时再提竿,可一竿同时钓得3—5条黄颡鱼。
4.孑孓钓。用蚊子的子孓拌和谷糠灰,以两指指尖捏住钩柄尾部在谷糠灰中快速搅和,使不断卷曲的孑孓附缠于钩尖和钩弯成团。下钓收获可观。
5.长绳钓。由主线、脑线、鱼钩等组成。主线可长达100多米,直径1~2厘米。在主线上每隔1—1.5米用直径0.6亳米长,长25厘米左右的多股尼龙线为脑线拴钩,鱼钩用中型的。装钩时要稍露钩尖。下钓时,把主线一端捆上石块沉底,再次依次放钩,放完后在另一端再拴上石块。傍晚下钩,次日凌晨收线取鱼,通常一次可钓上数十条黄颡鱼。
本文地址:https://www.yujuceping.com/article/201907/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