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臂抛线,入水压竿,完成整套的甩竿动作后,就静静的等着漂动抬竿提山鱼入护了。在长期与钓友交流中发现,很多钓友都会忽略个细节,即正常钓况下,竿尖入水过于随意,注意力只在漂上,竿尖往往入水过深。这就造成了钓鱼中不单力道运用不好,会错过很多最佳时机,缠线、伤线、跑鱼。
不管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有一个共识应该强调,即正常钓况下,竿尖在刺鱼前应该在水下。那么,浮漂牵动到位后,竿尖入水多少才合适呢?
排除几种特殊情况
1.鱼情决定不需要风线入水,提着竿子钓。
2.风很大,水面的顺风流带动风线,严重影响了浮漂的稳定。有意加深竿尖入水,使风线入水深些,尽量减少风对浮漂的影响。
3.因为钓场环境的特殊或其他情况而有意加深竿尖的入水深度。
竿尖入水过深,对提竿刺鱼的影响
1.竿尖入水过深,风线与漂脚、水线呈反角态势,第一时间抬竿刺不上力。鱼越钓越猾,漂相稍纵即逝,呈反角的大线运行轨迹往往慢半拍,不适应快速中鱼,并总有刺不上力的感觉。
2.作用于漂的爆发力增大,伤漂、伤线、伤体能。因为线在水下呈反角,竿尖入水过深,提竿刺鱼时水阻增大,给第一时间刺鱼的爆发力增加了难度,使爆发力的“打”形成了抬竿的“拉”,力道上自然就控制不好。加之一些钓友漂脚的太空豆未拉出相应的缓冲空间,使漂脚瞬间受力过大,很容易伤漂。同样,大线呈反角,提竿时有“崩”的感觉,后果不单是伤漂伤线,往往它和不压水线造成的恶果是一样的——缠线。另外,特别是用长竿的时候,竿尖入水掌握不好,水的阻力尤其明显,一天钓下来,体能消耗也是很大的。
竿尖入水的深度
笔者多年实践体会,无风无浪,竿尖入水三五厘米;微风小浪,竿尖入水十余厘米(不可大于漂脚至钓目的深度)。但如果还有其他情况,比如钓大鱼,故意让线;比如戳草窝,线在草上等等,那都另当别论了。
钓鱼早已经列入了竞技竞赛的项目中去,不管是比赛还是野外休闲,能够钓上鱼才是真道理。竿尖入水多少看似小问题,但不引起重视会添了大麻烦。讲究精度,注重细节,应该是我们钓鱼人追求的。
本文地址:https://www.yujuceping.com/article/201905/851.html